那個挑釁的中國女孩教我的事

  • Post category:Op-Ed
沈仲珊(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暑期實習生)

那是我來到美國的第四天,在學校的新生訓練時,我和台灣同學遇到了一個中國的女孩。當我們提到我們來自台灣後,她變得無比挑釁。「但台灣是中國的吧?對吧?」她反覆質問著,臉上掛著一抹高傲的微笑。

從那天起,我開始思考我的自我身分,以及身為台灣人帶來了甚麼意義。有趣的是,我見到的許多遊子也擁有類似經歷—在台灣時不怎麼關心政治,但留學以後內心的台灣意識便被激發出來!或許是從最稀鬆平凡的 “Which country are you from” 開始,當其他國的人不知道台灣在哪裡,甚至認為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時候,這時的你才會意識到能自信地說出自己是台灣人是多麼重要的事。

於是,我想為台灣做多一點事。那時,台灣旅行法的通過吸引了我的目光。大多數媒體把鎂光燈投注在美國國會、川普上,我卻注意到了FAPA這個組織的名字。

FAPA全名是Formosan Association for Public Affairs,台灣人公共事務會,是一個由台裔美國人組成的草根倡議組織。許多台美人或許不知道,今天他們能夠在美國護照上列「台灣」為出生地,是FAPA於1994年倡議國會的成果。在那之前,僅有「中國」這個出生地選項可以選擇。

近十年來,FAPA也成功推行許多令人振奮的成果。2016年參眾兩院無異議通過的六項保證共同決議案便是其中之一。今年三月通過的台灣旅行法,實際上也是FAPA近二十年來第三次倡議的相關法案。而在今年六月眾議員羅拉巴克(Dana Rohrabacher)提出的台美建交決議案,也為台美關係建立一個新的里程碑。

令人驚豔的是,這些成果是由不到五個人的辦公室完成!背後支撐的,其實是全美各地三千多個台美人家庭。許多第二、第三代也薪火傳承,投入倡議台灣的行列中。這些人身在美國,卻始終心繫台灣。

看到眾多台美人對台灣家鄉的關愛與努力,再回想那個中國女孩的挑釁,我終於懂了:台灣是我永遠的家鄉,也是我無比自豪的母土!

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(2018/8/13)